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刑事辩护 >

被胁迫而犯罪的当事人怎么样定罪

www.abbwa.com 2025-04-20 刑事辩护

1、被胁迫而犯罪的当事人怎么样定罪

让人强迫参与犯罪的,是胁从犯。

判断胁从犯是不是犯罪,得看被强迫的程度和实质参与状况。

如果被强迫到完全没了自主意志,那就不算犯罪。

若还有点自主意志且有罪,算犯罪,但按具体情节,以所涉罪名定罪,不过会减轻或免罚。

像当事人被李四拿命威胁去偷窃,用途小,构成偷窃罪,但量刑时会因被胁迫情节从轻或免罚。

2、被胁迫犯罪的当事人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被胁迫犯罪在刑法上属胁从犯。《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根据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确定量刑时,第一看胁迫程度。若胁迫程度强烈,使当事人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可能不构成犯罪;若胁迫程度较弱,当事人仍有肯定选择自由,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第二考量当事人在犯罪中所起用途。若在犯罪中用途小、风险轻,可较大幅度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若用途较大、导致紧急后果,减轻处罚幅度会相对较小。

最后结合具体犯罪构成和罪名,依据该罪名的法定量刑幅度,综合上述原因确定最后量刑。

3、被胁迫犯罪当事人的量刑标准怎么样确定

被胁迫犯罪即胁从犯,其量刑标准依据《刑法》确定。第一,需认定是不是构成被胁迫参加犯罪,要考量胁迫程度及行为人主观意愿受限制状况。

依据《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根据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犯罪情节”包含被胁迫的程度,如威胁生命安全的胁迫一般比威胁名誉的胁迫程度更重;推行犯罪的害处后果,风险后果越紧急量刑相对可能越高;与行为人在犯罪中所起用途大小,用途越小从宽幅度越大。

若被胁迫程度极深,且在犯罪中用途极小、风险后果轻微,大概免除处罚;若被胁迫程度相对较轻,在犯罪中用途较大、风险后果较紧急,则会减轻处罚。具体量刑由法院综合全案情节断定。

当探讨被胁迫而犯罪的当事人怎么样定罪时,除去定罪本身,还有一些紧密有关的要素值得关注。被胁迫犯罪的当事人在承担刑事责任后,可能面临附带的民事赔偿问题,譬如对被害人导致的财产损失等需依法进行赔偿。而且,对于被胁迫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的状况,可能在量刑上会有更从宽的考量。假如你曾遭遇被胁迫参与犯罪的状况,或是对被胁迫犯罪后的民事责任承担、情节轻微的断定标准等问题存在疑问,不要让困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律师 北京律师 北海律师 长春律师 长沙律师 成都律师 大连律师 东莞律师 大理律师 福建律师 福州律师 广东律师 广西律师 贵州律师 贵阳律师 广州律师 河北律师 河南律师 湖北律师 湖南律师 海南律师 合肥律师 杭州律师 吉林律师 江苏律师 江西律师 昆明律师 辽宁律师 兰州律师 宁夏律师 南京律师 南宁律师 青海律师 上海律师 山西律师 山东律师 四川律师 陕西律师 沈阳律师 苏州律师 深圳律师 天津律师 唐山律师 无锡律师 威海律师 武汉律师 厦门律师 西安律师 云南律师